【传.帮.带】同德机构“心声coffee shop”第六期访谈记录
来源:东莞市同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2014/12/8 14:46:51 浏览次数:2559
访谈时间:2014年11月6日
访谈主题:传.帮.带
主持人:陈俏雯
记录员:陈雨君
嘉宾:李榕 点评嘉宾:李剑敏
嘉宾简介:李榕,拥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她在2013年加入到同德机构,成为一名社工助理,一直服务于虎门九门寨社区综合服务中心。
开场白
“聆听社工心声,凝聚同德力量”。欢迎来到同德机构同工访谈节目《心声 coffee shop》。今天邀请到的同工,她的工作经验与人生阅历都十分丰富,她是两个孩子心目中的好妈妈,同时也是同工和服务对象心中亲切的大姐姐,她从社工助理一路走来,即将踏上一线社工的道路,今天我们一起跟随她的脚步,听听她在这一路上的所感所想。
访谈过程:
主持人:首先感谢李榕大老远地从虎门赶过来参加这一次的访谈,我听虎门的同工都爱叫你榕姐,大家都把你当姐姐一样看待吗?
李榕:可能是吧,机构里大部分同工都是毕业不久什么是刚刚毕业的,而我比他们年龄大些,出来工作也很多年了,社会经验也丰富写,自然而然地他们都把我称为姐来着。
主持人:榕姐您老家是哪里的呢?早年有过什么样经历呢?
李榕:我是湖北人,家境不错,算职工家庭,那时刚毕业根本没听过社工,志愿者都没有,2001年才过来广东的,先生是虎门人,算一算过来已有13年了。刚来到虎门的时候,语言完全不通,第一份工作在虎门狐仙女装工作,做促销。后来去了广州工作,做了大半年后,便回了虎门。
主持人:为何又转职做社工呢?
李榕:知道社工是因为我在香港的姑姑,她中风严重,香港社工对她照料周到,姑姑很神奇地痊愈,觉得难以想象,姑姑一直说没有社工肯定好不了。我后来听说也觉得很神奇。
主持人:有见过那位的社工吗?
李榕:见过的,是个很亲切的大姐。隔天便来照顾姑姑,持续了一年。我当时便觉得社工很神奇,是怎样一个职业呢?能如此有耐心?通过跟大姐的聊天,自己也开始慢慢关注社工。
主持人:您2012年6月25日入职的,在九门寨中心已经一年多了,对九门寨有什么感觉呢?
李榕:九门寨这个团队我感觉是个年轻的团队,很多刚毕业的“小朋友”,他们很有朝气,很有活力,也很有自己的想法,非常可爱。
主持人:您跟生哥都是经验比较丰富的大姐大哥,他们很迷惑的时候,会给他们怎样的引导呢?
李榕:说实话,我年青刚出来社会的时候,也是会有一往无前的勇气,所以常常碰壁,有时候也会埋怨,心里不平衡,带着情绪工作。这都是很正常的,社会不像学校不是象牙塔。看到他们就像看到以前的自己,所以现在都是把他们当弟弟妹妹看待,希望能以自己的经验,帮助到他们,让他们在心理上少走弯路。
现在的年轻人也是很有个性的,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我们更多做的是一个疏导和引导的角色,有时候让他们多经历一些也是件好事。
主持人:听闻榕姐两个孩子了,您与孩子相处时是怎样的呢?
李榕:比朋友严厉,比一般父母开明。我认为父母在孩子心中始终需要保持一点威严,但不能让他们怕你,不与你沟通。
主持人:孩子们知道妈妈是做社工的吗?
李榕:他们多少也了解一些,我也带他们来过中心,孩子们觉得我的工作很有趣。我自己其实对他们有些愧疚,因为中心周末是要上班的,有时候晚上要做活动,比较难去接孩子放学,有的家长说我孩子很独立,自己拿行李上学,收拾床铺,听着会觉得很心酸。
主持人:现在是否找到了工作与家庭的平衡点呢?
李榕:家人其实还是相对能理解的,自己也在尽力找。
主持人:觉得做社工辛苦吗?
李榕:做社工学会很多,以前从事过的没有哪份工作比社工学得多。社工都有做幼师的天分,唱歌、跳舞、做手工。我相信学到的这些东西,在未来很多年,影响依旧是深远的。尤其是应届毕业生考虑的不应该是工资,而是应该考虑自己能学到什么。
主持人:做了一年社工有什么让你感受深刻的吗?
李榕:有很多居民会带小孩来中心玩,跟他们相处久了关系就越来越好,有时候我休两天假回来,他们都问我去哪了,要来找我聊天。那时候觉得自己深受信任,很感动。居民的信任让我觉得可以坚持下来。很多时候会有职业倦怠,没有成长、肯定,但如果随时有小小的鼓励,就会很有冲劲。做社工亦是如此,大家都会有吐槽,但都还是坚持下来一直做下去。
主持人:当上一线社工之后有什么计划呢?
李榕:目前还是觉得自身专业性不强,专业是目前最大的一个瓶颈。对于小组、个案地开展还是需要借鉴、参考很多资料,寻求督导帮助,需要更多的学习看清自己的实力,增强自己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