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社工研究 > 专业分享 > 新闻内容

【众议】浅谈社工专业色彩

来源:东莞市同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2013/4/23 12:02:11  浏览次数:2501

 

近年来,随着社工事业蓬勃发展,社工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同。然而同时,另一种对社工专业角色质疑的声音也越来越多。每当宣传社工服务时,人们总会提出这样疑问:社工开展的活动与居委工作人员开展的活动有什么不同。每当此时,我总会把“我们社工是一门专业,有自己独有的价值理念、知识技巧、介入手法等等”这一套书本上的知识搬出来。然而,这一套解说有时候连自己也似懂非懂,难于说服自己,甚至也曾私底下无数次问自己,社工的专业色彩究竟体现在哪里?有幸在第二届“岭南社工宣传周活动”专家大讲坛中听了香港太平绅士、香港基督教服务处前行政总裁吴水丽先生以“社会工作在内地的迷思与机会”为主题的演讲,对此问题的解答豁然开朗。演讲中,吴水丽先生提出重订社工角色的根本在于回归“人在环境中”、检视“助人自助”、以及内化“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观”。

独有的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

首先,社会工作有自己独有的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社工的首要使命是协助有需要的人和处理社会问题;社工有责任维护人权及促进社会公正;我们尊重每一个人独特的价值和尊严;我们始终相信每一个人都有发展的潜能;我们相信任何社会都应该为他的公民谋取最大的福祉;我们认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等等。这些核心的社会工作价值理念,指导着我们在开展服务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以服务对象的需求为出发点;尊重、接纳服务对象,与服务对象在一种平等的关系下开展工作;善于从优势的视角、系统的视角出发,通过调动服务对象自身及其所在环境系统的资源去提升其自身的能力,从而达致服务对象问题的解决及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人在环境中的”

其次,社工在开展服务的过程中遵循“人在环境中的”的分析视角。这是社工区别与其他专业的最为重要的前提。当社工对服务对象的问题进行评估、诊断时,社工不仅仅从服务对象本身寻找问题形成的原因,而更重要的是会将分析的视角延伸到服务对象所处的各个自然系统之中,如家庭、朋辈群体、同事以及所处的宏观社区环境、社会政策等等。比如,一为青少年出现偏差行为,社工对其行为形成的原因进行诊断时,不仅会从青少年自身寻找原因,也会去评估其家庭关系互动、家庭教育方式如何等,家庭关系的紧张、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等都有可能是导致青少年问题形成的重要原因。

多层次系统介入策略

再次,社工在开展服务的过程中采取多层次系统介入的策略。当社工从服务对象所处的环境中寻找到其问题形成的原因后,社工便会在系统理论的指导下,发挥“调动者”的角色,积极调动服务对象各个系统之间的积极性,通过改变服务对象自身或者是服务对象周围与其问题形成息息相关的目标人物或宏观的政策、环境等,带动服务对象发生改变,增强服务对象自身及其自然系统的自助能力。如针对上述提到的行为偏差青少年,社工在介入时,不仅仅会对青少年本身的行为进行矫正,促使其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当之处,建立恰当的行为模式;还会介入其所在的家庭系统或者是学校等,通过引导其家长意识到其现在的家庭关系或者是家庭教育对其儿子造成的不良影响,促使其改变自己不恰当的教育方式等,从而带动儿子行为发生改变。社工助人自助,社工不仅仅是帮助服务对象解决其问题,协调其与各个系统的关系,而更重要的是帮助服务对象建构一种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当服务对象遇到问题时,其在没有社工的协助下,同样能够调动其自身或者是所处系统的资源解决问题。

文/刘丽芳